人民银行规定,商业银行要查客户的征信记录,在征信系统执行查询操作时必须要输入一个查询原因。查询原因主要有本人查询、贷款审批、信用卡审批、担保资格审查、贷后管理、异议查询、特约商户实名审查等。

在征信查询记录中,信用卡审批、担保资格审查、贷款审批属于“硬查询”,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,如果这几类查询记录过多,确实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,具体情况因各家机构的标准而异,这方面可以看我之前专门写文章《你知道吗?征信查询记录也可能有负面影响》。

言归正传,征信查询记录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查询类型,即“贷后管理”。说贷后管理查询比较特殊,原因主要有两个:

一是

除贷后管理外,银行以其他原因查询客户征信报告时,每次都要获得客户授权,而银行执行贷后管理查询操作时,不需要客户每次都授权,而是在客户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,提前授权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作为客户,如果你没有在某家银行申请过贷款或办过信用卡,而该银行以“贷后管理”为理由查询你的征信记录,这是违规的,你可以到人民银行投诉相关的银行。

综上所述,征信查询记录里出现“贷后管理”,原因多样,影响不能一概而论,但总体上来说,出现贷后管理的情况,要谨慎对待,需要反思自身在贷款或信用卡还款和使用上,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情况,同时,也要及时与银行沟通。

二是

征信报告里的贷后管理记录一般不会影响个人信用,但由于银行执行贷后管理查询背后的原因很多,有些是正常例行查询的,有些则是发生风险以后才查的。银行等机构在审核个人信用报告时,看到贷后管理,都会分析是否属于正常情况,如果是非正常原因导致出现贷后管理记录,则对个人信用构成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
那么,在什么情况下,征信报告会出现贷后管理查询记录呢?

一般来说,个人办理信贷业务后,贷款(信用卡)管理行会不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,审核客户信用报告表动情况,以保持或改变对客户的后续授信政策。故会出现个人信用报告因贷后管理被多次查询的记录。

可以说,查看个人征信报告是银行执行贷后管理的正常举措,在正常情况下,银行每半年或一年会查询一次客户的信用报告,是常规贷后管理需要,都是正常的,有的银行几年都不主动以贷后管理名义查客户的征信报告。如果贷后管理查询记录出现过多,比如半年内超过两次,可能出现银行关注的其他原因。

贷后管理查询很多情况下是银行的风险预警措施。最常见的情况是当客户的贷款或信用卡发生逾期,银行会特别关注该客户个人信用报告变化情况,关注客户名下是否发生其他银行大额逾期贷款或信用卡逾期,如果发生,银行可能会因此要求提前收回贷款或追加担保,或调降信用卡额度,甚至直接封卡。

银行通过自身渠道获得客户风险信息时,也会通过贷后管理名义查询客户征信,作为补充验证。例如,当银行发现客户不配合调查、现金流异常或资金链紧张、外部评价差、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出现不稳定因素、出现司法纠纷、信用卡套现、财务报表作假或异常、担保能力弱化等问题时,都可能会以贷后管理名义查询客户征信报告。

此外,当客户主动申请贷款或信用卡额度变更,比如,申请信用卡提额时,银行也会以贷后管理名义查询客户征信报告,这种情况下,出现贷后管理是正常的。在申请新的贷款或信用卡时,如果是正常原因出现贷后管理,最好主动说明情况。